早期,普遍山區還沒有建設馬路,下一趟山採購物資是件不容易的事,因此山上人家習得一身自給自足的技能,尤其農業社會,要吃甜的東西,得仰賴自己生產,將野外發現的野蜂,帶回家照顧,養蜂成了家家戶戶的常態,左鄰右舍彼此傳遞養蜂的資訊,甚至會分享摘取到的蜂巢。
山上會有兩種追蜂人,一種追蜂,一種追蜜,放置現成的蜂蜜水,尾隨來吸取的蜜蜂,畢竟有些蜂巢在隱密的地底,無法靠人為找到。有時追蜂人會在蜜蜂的腳綁上有顏色的羽毛,拿著望遠鏡追蹤牠們的蜂巢;或是跟隨來抓其他小蜜蜂的虎頭蜂。山間也放置許多空的蜂箱,將蜂蠟塗在原木上,吸引其他蜜蜂來居住,蜂農打趣地說:「這跟租房子的道理一樣,塑造蜜蜂良好的居住環境,讓蜜蜂搬進來,房租則是蜂蜜。」
但不是每一種蜂都會釀蜜,我們常見的是雜食性的胡蜂,吃水果、小蟲和小蜜蜂,而瑞峰太和休閒農業區普遍養殖的是臺灣蜂及無蟄蜂。身型小的臺灣蜂適應力強,天微亮就出巢採蜜到太陽下山;無蟄蜂生性怕冷,因為平地的開墾,迫使他們往山區遷移,但只要遇到山上低溫降雨,無蟄蜂都是躲在蜂巢裡,產蜜量非常少,比較偏於興趣養殖。
每位蜂農都有一台發煙器,蜜蜂不喜歡煙,便能將牠們暫時驅離蜂巢,採取蜂蜜的原則是不要拿過半,若索取過多的蜂蜜,蜜蜂會搬離巢穴作為無聲的抗議,但產蜜量會隨季節、氣候和花況不同而受影響,有些蜂農甚至會載著蜂巢四處遷移到有蜜源的地方。蜂農也得定期檢查有沒有別的蜜蜂和昆蟲寄生在蜂巢裡,維持巢穴生態的健康;若觀察到蜜蜂數量大量死亡,表示附近農地進行藥物噴灑或群體寄生蟲感染,得立即採取應變措施。
蜂農分享,聽著蜂鼓動的聲音,便能分辨出是哪一種蜜蜂品種,他們的足跡遍佈在瑞峰太和休閒農業區的樹叢與竹林間,年年為當地人釀出香甜蜂蜜,純正滋味,靠著旅人們的口耳相傳,一同享受琥珀色的甘甜溢滿舌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