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一年採四至五次,不同品種會有各自的生長期,但種植高山茶是一場水源與人力的戰爭,除了必須要有穩定的水源可以灌溉茶園外,以瑞峰、太和地區普遍的小型茶園規模而言,每一次採茶也需湊齊約二十人的採茶工,趕在茶葉最嬌嫩的三天內摘下,不然越纖維化的茶菁會越沒有價值。
與天數賽跑外,茶葉的含水量也會隨著陽光和氣溫的變化而改變,最佳的採茶時間從早上11點到下午1點之間,是茶菁水分最低的時候,這時段的風味、喉韻和養分都會比其他時間還飽滿,這樣的茶菁經過萎凋、殺菁、乾燥等過程,做出來的茶飲最穩定,因此與當地的採茶班長培養好交情,在採收期間,讓每一塊茶園都能被妥善分配資源,就是山頭的江湖。
眼前綠油油的茶園,很難想像這裡曾是八八風災的重創區,當年對外橋梁、道路中斷,居民家園多處毀壞,損失慘重。為了發展農村再生計畫,聚落開始轉型。
這裡不再單純是過往大街沿路看到的「免費試茶」、「歡迎試喝」牌子招攬,隨意傳統真空包裝一包,就交到消費者手中;而是像莊園式品茗一樣,與客人酌收體驗費當作茶資,各式風格的茶種提供嘗試,跳脫品種與價格的框架思維,加入更多茶文化的體驗在裡面,幫助消費者找到自己適合喝的茶。
需要日光萎凋的茶葉,就算靠熱風或是紅外線,都沒辦法取代太陽曬過的香氣。歡迎下次帶著自己的茶杯前來,感受太陽軸線的照耀下,那一球球蜷縮的茶葉,待熱水倒入,從容如花的綻放。